返回

摄政王太穷了,王妃哐哐砸钱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弟268章 同心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长公主这话一出,屋里几个嬷嬷婢女都忍不住笑了。

    自打镇国公失踪的消息传回京城之后,夜静华愁眉难展,就算有余笙稳定府中人心,没出什么乱子,可大家伙儿面上也难见笑容。

    今儿读了世子爷一封家书,便引得长公主话多了起来,余下众人也都见了笑模样。

    余笙便知道盛怀瑾百忙之中抽出空来,写这些话的用意了。

    她和世子爷都不是儿女情长之人,心中纵有思念,也不必在这等繁忙的关头写这些肉麻话,盛怀瑾与她诉说情意是其一,想让母亲借此抒发一些郁结之气是其二。

    “亏得他好意思写这么肉麻的话!”

    夜静华都忍不住替儿子感到害臊。

    长公主喜欢盛立明,与他夫妻恩爱多年,从来没有闹过你要纳妾、我偷偷养面首这样的矛盾,但是镇国公这人自带一股子严肃劲儿,嘴上不会说甜言蜜语,写家书的时候,也翻来覆去的那几句:

    “大战得胜,无伤无痛,公主勿念。”

    “今日战况危急,受了些轻伤,军医已及时为我包扎,无甚要紧,公主勿忧。”

    最情浓时,也不过一句“今日月色甚佳,我……甚念公主。”

    盛立明是个很少会把喜欢喝思念挂在嘴边的人,盛怀瑾却不知道从哪里学的,在媳妇面前跟孔雀开屏似的。

    “好了好了,本宫知道他平安就好,剩下的那些你们小夫妻之间的私密话,你自己拿回去看吧。”

    夜静华躺了回去,继续想盛立明现在会在哪里。

    余笙收好那些家书,又宽慰了夜静华几句,说她已经托人加紧寻找了,在边关小镇的一个农户家里寻到了一个可能是镇国公的中年男子,眼下正在让人详细确认。

    “母亲要保重身子。”余笙温声劝道:“若是父亲回来,知道您为他茶饭不思,缠绵病榻,还不知要心疼成什么样。”

    “国公真的还活着?笙儿!你的消息可靠吗?”

    夜静华却已经听不进去别的,所有心思都系在了余笙说在边关农户家找到了镇国公的踪迹。

    余笙肯定道:“绝对可靠。”

    在那边还没有确认那人就是镇国公之前,她原本不想过早地把这个消息告诉永乐长公主,怕她空欢喜一场,反倒会病的更重。

    可眼下长公主一直这样郁郁寡欢,心病旧疾一并发了,再多的灵芝人参都保不住身子的快速损耗。

    得先把人稳住,把身子养好了再说。

    “我已经让人再去细探究竟了,不出一个月,肯定有新消息传回来,母亲且好生将养着,您同国公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。”

    “嗯……嗯!”

    永乐长公主忽然来了精神,让人去把先前嫌苦不愿喝的汤药热了端来。

    夜静华喝了药,靠在床榻上歇着,同余笙闲话了两句,不禁道:“你当真是个胆大心细,宫里扣住了怀瑾的家书不往国公府送,你还真敢进宫去要。”

    余笙道:“不去要,要等到什么时候?”

    她说:“母亲挂念国公,我挂念世子,明知宫里有边境送回来的家书,却看不到,这怎么等的住?”

    夜静华忍不住拍了拍她的手背,什么都没说完,眼里却满是喜爱之情。

    这个儿媳妇,她是越看越喜欢。

    看着性子清冷,其实骨子里是个重情重义的,这一点还同她有几分相似呢。

    “就算我们等的住,也怕宫里那位多想不是?”余笙说:“我进宫讨要世子的家书,才好让他知道,世子并未私下往自家府里传信,一切都按照朝廷规矩来,在外征战时,所有信件全都先送到宫里,这样……才好让他放下戒心。”

    将军在外,最怕君王生疑心。

    夜静华握住了余笙的手,感慨道:“好笙儿,果然聪慧。”

    长公主用了很多年,踩了许多坑,才看清与她一母同胞的哥哥是个多疑之人,谁都不信。

    怀瑾更是年少气盛,不屑跟人虚与委蛇,没少因为太傲气而吃亏。

    她这儿媳妇却像是命中注定要做她们镇国公府的世子妃一般,方方面面都妥帖无比。

    余笙受了夸赞,徐徐道:“那我过两天再进宫去取家书?”

    “去,当然要去。”夜静华说:“等本宫养好身子,同你一块去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余笙又宽慰了母亲几句,有镇国公疑似已经找到的消息在前,长公主的精神头好了许多。

    好生将养了三五日,夜静华便能下地行走了。

    婆媳俩数着边境战报来的消息,一道进宫去向皇帝讨要家书。

    她俩连着去了三次,皇帝就嫌烦,直接吩咐徐公公,北境的战报一到,就把世子爷的家书挑出来,送到镇国公府去。

    自此,五日一封,书信不绝。

    又一月,玄武盟那边传来消息,说镇国公找着了,只是双腿受伤,不宜移动,就暂时养在救他的那家农户家中,与此同时

弟268章 同心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